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智能问答繁体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402号 提案的答复

2021-08-02 09:40 武汉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0886343/2021-56898 发布日期 2021-08-02
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武民函〔2021〕125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20199月,我市被中央网信办、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近两年来,我局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各项改革任务,创新探索利用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和智能养老产品,解决包含残疾老人在内的全市194万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关于依托人工智能养老服务残疾人工作情况

一是把残障等特殊老人群体纳入人工智能养老服务对象。20207月,我局制发了《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在中心城区有条件的社区,以中心辐射式、社区嵌入式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为平台,每年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重点针对独居、残障等特殊老人群体,开发远程协助系统,通过动作传感器、开门传感器、警报及地理定位设备等智能产品,将老人异常信息及时传输到人工智能养老信息平台,探索解决残障、失能、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群体的居家养老难题。

二是创新打造人工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场景。武昌、江汉2个试点区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养老产品,开展扶残助残等各类养老服务,为残疾人等居家老人打造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场景。如武昌区杨园街电力社区残障失能老人曾奶奶,居住在无电梯老小区,加之近年患上白内障,2019年后再也没有出过门。杨园街中心辐射式养老服务中心上门为老人安装了摄像头、智能床垫,24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增强了老人和家属的安全感。20214月,在福州举行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杨园街中心辐射式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居家养老应用案例被中央网信办评选为全国人工智能养老优秀应用案例。

三是积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家庭床位建设。20214月,我局先后制定了《武汉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武汉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重点针对残障、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老人,开展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对包括重度残疾人等失能老人开设智能家庭照护床位,解决这些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照护难题。对有意愿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智能化适老化改造,实行1000元至3000元的阶梯式补贴;对提供智能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市场主体,每增加10张床位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扶持、鼓励市场服务主体为残障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四是加快推进市级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建设。市、区民政部门在2018-2020三年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有武汉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全市15个区和297个街道、社区层面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成了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2020年底,启动建设武汉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开发面向全市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APP,残障老人可通过APP享受到养老资源地图查询、老年人能力评估申请、养老服务咨询与预约、志愿服务、在线教育等各类为老服务。

二、关于将助残服务纳入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依托武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助残服务系统的回复

提案中关于将助残服务纳入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依托武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助残服务系统的建议,经征求各区及老年群体的意见,认为目前条件还不具备:一是承担的服务职能不同,我局承担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等工作,依据的是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十四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划;助残服务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残联也已就此作出了部署和安排;二是服务对象有差异,养老服务体系服务的是全市2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助残服务体系服务的是全市17.8万名持证残疾人,其中60岁以下的非老年残疾人约占57.87%,两类服务对象有较大差异;三是系统开发对接有难度,我局开发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是基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设计的闭环系统,将半数以上为60岁以下非老年人的残疾人群纳入其中,势必打破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闭环体系,在技术对接方面难度较大。

对您提案中加强助残服务的建议和举措,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进一步融入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全市广大老年残疾人群。

武汉市民政局

2021729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