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智能问答繁体登录注册

对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0080号建议的答复

2021-07-28 16:00 武汉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0886343/2021-58478 发布日期 2021-07-28
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武民函〔2021〕124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一、推动社区回归自治本能

一是建立社区准入制度。以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出台《关于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的通知》,明确了社区依法自治工作事项和社区依法协助政府(群团)工作事项,合计共56项。《通知》还明确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的程序、要求、标准等,社区与基层政府的职责界限进一步理清。

二是推进社区减负增能。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出台《武汉市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取消21大类不合理证明。配合市政府督查室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调研,起草《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拟对社区考核事项、信息系统等进行规范,目前正在按程序报审。

三是推进小区三方联动落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起草《关于深化三方联动提升小区治理水平的指导意见》,搭建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辖区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关心、参与社区治理。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落实《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418级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新标准合理设定社区工作者报酬体系,全市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报酬达到7.3万元,增长79.4%

二是拓宽社区工作者成长渠道。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全市227名社区书记经首批招聘成为事业编制人员,118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参照事业岗位落实待遇。2020在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了48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

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健全社区工作者三级培训机制,去年以来分级分类培训社区工作者12000余人。突出干而论道、实践实训,加快建设高水平武汉社区干部学院,命名14个社区名书记工作室,建立名书记“1+10”帮带机制,创新名书记五大特色课程,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能力大幅提升。

三、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一是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引领。总结运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全市14.9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6381余个小区(片区)成为社区治理服务一支重要力量,推动实现了基层组织增活力、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会治理上水平。

二是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出台关于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系列指导意见,全市社区社会组织2.3万个,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拥有社会组织超15个、农村社区拥有社会组织超5个。实施社区治理创新助力计划,投入资金1600万元,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施448个社区治理创新项目,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得到充分激发。

三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志愿服务组织101个,注册实名认证志愿者总数达224.13万人。广大社区志愿者重点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就业介绍、扶贫济困、社区卫生整治、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连续三年举办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投入90万元资金,支持60个志愿服务项目。在50个社区试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体系,倡导邻里互帮互助,以服务换福利,以服务换服务,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创新推动五社联动全市注册社工机构191家,社工1.4万人,建成104个街道社工服务中心、927个社区社工服务站,以项目为支撑、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初步形成,得到全国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交流推介。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扎实推进社区治理,补齐短板,夯实社区治理基础,为我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强有力保障。

武汉市民政局

2021年7月22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