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407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0886343/2024-20792 | 发布日期 | 2024-08-01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民政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武民函〔2024〕68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尊敬的毛子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养老效果评估的建议》收悉,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与市委网信办、市政数局进行了沟通和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和养老领域承担国家级养老改革试点最多的城市之一,一直在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您提出的建议将帮助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地提供智慧助老政策,完善工作举措,更好地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
一、关于“搭建全口径、全量的智慧养老数据集成平台”相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建设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按照“先下后上、先打基础再汇总集成”的搭建思路,先推动各区搭建区级平台,铺设街道、社区平台服务终端,待基础网络基本形成后,再集成市级平台。市区两级先后建成16个养老服务综合平台、1个养老服务APP、五大应用体系、十大数据库、16个子系统,并通过156个街道、319个智慧网点将养老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贯通的服务系统。通过平台将全市养老机构、养老设施、为老服务企业、养老从业人员、智慧养老产品串接起来,形成养老服务供应链,为上百万老年人提供养老产品和服务。二是组织开展全市信息化评估工作。积极推动涉老的公共数据开放,将数据共享、数据创新应用等指标列入评估体系,引导加快促进各类数据共享开放。目前已完成对全市16个区和34个市直相关部门工作情况评测,编制并发布全市信息化工作评估白皮书,衡量各区、各相关市直部门实施数据共享应用等重点工作效益,分析存在短板及改进建议,促进全市涉老数据传递畅通,养老资源科学有效整合。三是提供多样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通过一体化的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系统和传感设备、电子地图、可视呼叫等技术手段,将养老专业服务送到老人家中,让老年人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照料、看护支持等服务。通过平台大数据功能,系统自动生成高龄老人信息,推送至社区网格员主动上门办理登记,审核确认后将高龄津贴直接发放到老人银行账户,实现高龄津贴发放“免申即办”;通过移动端支付结算一体化、智慧餐台人脸识别,实现社区老年人“刷脸吃饭”;通过智能手环、智能药箱、智能床垫、居家安全监控等智慧养老产品,拓展多样场景应用。
二、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智慧养老制度体系建设”相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人工智能养老为基础,探索智慧养老体系规范。围绕人工智能养老试点工作,研究出台《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人工智能养老试点,不断探索智慧养老相关规范。对接民政部国康中心,协助制定《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为智慧养老开展相关管理活动和智能化运作打基础。二是以养老供应链建设为契机,加大智慧养老体系研究。创新提出养老供应链平台建设,围绕老年人医、食、住、行、购等各方面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服务。老年人可以便捷地找服务、找机构、找产品,市场主体可以更加高效地送服务、送产品。同时,组成养老供应链调研工作组,通过实地考察、会议研讨、访谈调查和文献查阅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问题短板,形成《武汉市推进养老服务供应链平台建设的研究报告》,为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提供决策依据。
三、关于“组织武汉市智慧养老服务效果第三方评估”相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考核监督。每年邀请第三方专家对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养老试点社区和试点机构进行成效评估。去年,邀请武汉市养老产业协会对25家试点社区(机构)进行成效评估,根据《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试点社区(机构)逐条考核打分。对未达到考核要求的社区(机构),通知限期整改。二是健全考核制度。今年,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参与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的实验社区和实验机构的结项考核要求,强化监督管理。验收考核中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设施建设情况、场景建设、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均有要求。
四、关于“加强智慧养老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出台培训支持政策。近年来,全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包含智慧养老专业化人才在内的多类养老人才队伍,增加就业定点培训资源供给、加大培训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就业培训补贴政策等。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认定工作,提升养老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对符合条件的持证养老护理员发放一次性补贴和在岗补贴。二是进行智慧养老培训。对于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社区,要求其对服务人员及服务对象开展线上线下智能设备使用培训,线上教育不少于8课时,线下活动不少于8场;对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机构,要求加强一线护理员对智能设备使用的培训,每年需培训1次及以上,并对设备使用人员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抽样检查。三是策划系列专项活动。印发《武汉市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信息化升级,实施撘淇缭绞趾韫禂科普专项行动;印发《关于开展万名老人免费学习智慧养老知识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将结合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行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工作,依托现有养老服务阵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教育及推广。通过活动对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智慧养老知识科普。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武汉市民政局
2024年7月26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