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智能问答繁体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385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01 15:00 武汉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0886343/2024-20804 发布日期 2024-08-01
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武民函〔2024〕76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李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提升城市社区适老化水平的提案》收悉。您的提案针对当前社区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提出完善适老化体系、丰富养老服务供给等建议,对于提升社区适老化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经商市住房和城市局、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建设和完善适老化养老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养老资源均衡配置,编制实施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纳入全市城市规划一张图管控,分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养老机构,着重突出机构养老兜底线、解刚需的基础作用。先后启动8个区级养老中心、9个农村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115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农村福利院改造提升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在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规〔20216号)等政策文件,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四同步机制,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广泛吸引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今年在推动全市4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150个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目前,全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240个,实现城市社区100%覆盖,农村92%覆盖,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整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医疗、文化体育、教育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效衔接,构建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快乐学堂”“健康医堂,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关于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在设施规范化管理方面,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及评定》地方标准,通过评分细则的形式对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标准、运营和服务标准进行量化,目前全市获评A5A等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171家,占全市在运营养老服务设施总数99%,并按评定等级享受5-20万元差异化运营补贴,进一步调动运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2020年起,根据《湖北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和《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每年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目前,我市养老机构获评等级的131家,占全市机构总数的49%在基本养老服务方面,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武政规〔202313号)和《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项目》,明确关爱服务、照护服务、物质帮助等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健全高龄津贴、老年人能力评估、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探访关爱等制度,满足高龄、失能、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质量评价、绩效考核等机制,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整治,建立健全退出、处罚等机制,淘汰一批服务不达标、不规范的养老机构。

三、关于聚焦养老需求,丰富服务供给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锚定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重点推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发展,持续扩大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在创新居家养老模式方面,先后印发实施《武汉市互联网+养老工作实施方案》《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通过建设市、区信息平台,发展街道、社区线下服务实体,用互联网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服务方式变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虚实互通、家院互融的养老服务网。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区养老服务平台16个,累计响应并提供以三助一护为主的服务需求近1000万人次。指导各区成立16个区级物业帮帮团,定期开展政策宣传、美化家园、助老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物业企业积极探索养老助老新型物业服务模式,助力构建物业+养老服务联动的差异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电建物业企业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线下组织物业服务团队提供生活护理、跑腿代送、健康咨询等养老服务。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探索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进社区和家庭等多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加快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建设。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类型分别给予5万元至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会同卫健部门启动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将居家老年人优先纳入家庭医生重点签约人群,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已在2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建设集医、养、康、护一体化的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将居家老年人优先纳入家庭医生重点签约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和中医保健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933个,今年以来签约服务老年人50.2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58.7万人。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武汉市民政局

2024729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