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智能问答繁体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113号提案的答复

2025-09-15 17:51 武汉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0886343/2025-23398 发布日期 2025-09-15
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市台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我市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深切关注和宝贵建议!贵单位所提出的加大服务供给、促进提质增效、推进医养融合、强化人才保障等建议,精准契合当前养老服务发展需求,为我市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市民政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人社局、卫健委等部门进行了深入研究,协同推进。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聚焦服务供给扩容,构建多元养老格局

(一)公办机构改革创新,激发运营活力。2023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将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纳入区级直管,东西湖区、黄陂区创新实施农村福利院“公建国企运营”模式,为基层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积极推行“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公建国企运营”等模式,推动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全市233家养老机构中,30多家采用公建民营、公建国企运营模式。

(二)筑牢普惠养老底线,强化兜底功能。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责任,主要发挥保基本作用,重点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对特困供养对象实行免费政策,做到应收尽收、应养尽养;对其他经济困难的孤寡、失独、高龄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其床位费、护理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伙食费按照非营利原则或成本据实收取;对社会老人则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通过实施“对象清单、项目清单、价格清单”三单管理,确保服务透明可及。

(三)优化设施网络布局,夯实服务基础。强化医养结合及养老康复设施规划,构建分级分类服务体系。2021年,市民政局联合市城建局出台文件,明确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的“四同步”机制。2024年,市发改委印发《武汉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养老机构参与社区嵌入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老年人幸福食堂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500余处,培育养老服务主体480家,形成覆盖城乡、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络。

二、锚定行业提质增效,打造银发经济标杆

(一)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本土优质企业拓展养老全产业链(涵盖护理培训、能力评估、照护医疗、老年用品等领域)。市发改委牵头起草《武汉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送审稿)》,提出“5535”发展体系(5类服务提档、5个产业融合、3个培育行动、5类支持政策)。同时,我市创新搭建“武汉银发生活安养链平台”,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模式,围绕老年人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着力培育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旗舰龙头企业和产业融合标杆。2024年重阳节上线以来访问量超422万次。

(二)以星级评定为抓手,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与补贴挂钩机制,2022年,市民政局出台政策,根据机构等级给予100-450//人的差异化补贴,通过补贴政策杠杆,有效引导养老机构主动提升服务质量、环境设施和标准化水平。 目前我市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比达73.8%,其中四级以上占全省55%,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三、深化医养资源整合,完善健康保障体系

(一)构建医养衔接模式,强化服务联动。统筹规划医疗与养老设施布局,着力构建“养、医、康、护”服务相互衔接模式。全市已建立医养签约合作关系218对,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资源、机制支撑,实现老年人健康服务便捷对接。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康复医院及安宁疗护机构。

(二)支持机构内设医疗,拓展服务场景。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实行“非禁即入”政策,现有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54家(机构办26家,个人办28家),并根据设置类型给予5万元至30万元一次性补贴,推动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三)健全医养保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市医保局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同时,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前期筹备工作,通过调研国家试点经验、测算我市失能规模,将推动长护险制度建设纳入2025年医保工作要点。此外,我市建立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各区民政局组织投保了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和养老服务设施场地意外伤害险,筑牢风险保障防线。

(四)提升健康管理水平,深化基层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有188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老年人79.3万余人,为签约老人提供动态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咨询等健康服务。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一)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养。2024年市人社局支持企业培训养老护理员1402人,发放补贴70余万元。推进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已备案25家等级认定机构(含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累计3471人次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二)完善激励晋升机制,优化职业环境。建立护理员“持证奖励+岗位补贴”双激励机制,给予初级至高级技师5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持证奖励和每月100元至600元的岗位补贴,截至2024年底,3000多名护理员受益,发放持证奖励近240万元。通过补贴机制,有效牵引机构提高中高级职称护理员比重。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贵单位的建议是我们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人才支撑为基础、以医养融合为突破,持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推动我市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武汉市民政局

                                2025717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