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智能问答繁体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180号提案的答复

2025-09-15 17:59 武汉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0886343/2025-23401 发布日期 2025-09-15
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范双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其中,关于优化城市空间功能规划、结合基层社区网格开展老年人关爱服务、开发线上居家养老服务APP等建议针对性强,对于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很有借鉴意义,市民政局将认真研究吸纳。经商市资建局、市发改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未来的城市空间功能规划中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生活需求的建议

一是组织编制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编制了《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5-2035年)》,作为指导全市养老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贯通的养老设施体系。其中,街道级养老设施发挥枢纽辐射作用,设置接待探视、集中照护、综合服务、膳食服务、康复训练等功能区,提供集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形态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功能;社区养老设施发挥基础保障作用,设置餐饮室、休息室、阅览室、文娱室、康体室、谈心室、室外活动场地、厨房或者配餐间等,提供助餐供应、日间照料、精神慰藉、文娱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

二是严格落实新建小区配建要求。市资建局在项目规划条件、供地及规划方案审批中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明确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应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规20216)执行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并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做好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20251-5月,全市核发工程规划许可的66个新建居住项目配套养老用房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三是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2024市发改委印发《武汉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武发改社会2024111),鼓励养老机构参与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2025年支持40个以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为主的社区先行试点建设,利用资源集中优势,对散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陪护、助餐、助浴、助急、助购、助行、康复保健等上门服务。

二、关于结合基层社区网络基础开展老年人关怀服务工作的建议

2023年,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武民政〔202319号),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形成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老年协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探访关爱力量,重点将失能老年人列为探访关爱服务对象,以每月不低于一次的探访频率进行探访关爱服务,并在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搭建探访关爱服务系统,探访人员可在探访关爱服务系统上记录探访关爱过程,着力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困难或者帮助化解安全风险。目前,累计探访关爱服务已达65.3万人次,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三、关于通过信息赋能,优化线上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以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动我市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为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夯实基础。

一是持续优化四级贯通的养老服务平台。按照先下后上、先基础再集成的思路,初步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贯通的养老信息系统平台。其中,市级平台重集成监管,打通与各区平台的连接,实现数据共享,统一监管;区级平台重调度响应,统一接受养老服务订单,及时分配给服务商,统筹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街道级养老服务网点重链接和考核,发挥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促进上下联动,推动供需衔接,定期考核评估;社区级养老服务网点重信息收集,实现信息精准、动态掌握。

二是推动融合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抢抓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契机,深入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嵌入居家、社区、机构3种养老服务形态,推动建成家庭养老床位近7000张、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社区30个、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机构5家,投放智能床垫、智能手环等各类产品4万余件,打造了安全监护、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N个应用服务场景。

三是指导搭建养老服务供应链平台。坚持线上推平台+线下育主体的思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的模式,我局指导市康养公司搭建了养老供应链平台,设置”“”“”“”“10个功能模块和活力社区等3个特色板块,从为近40万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兜底保障服务,提升到为230万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目前,该平台累计上线服务商773家,注册人数15万,访问量超422次,平台粘合度不断提升。

完善养老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志愿为主、交换为辅、服务共享的思路,围绕服务管理体系、服务主体资源库、服务内容需求发布、服务存储兑换、服务评价激励监督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养老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支持鼓励有意愿且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为高龄、失能、独居、孤寡等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情感慰藉、出行陪伴等志愿服务,并将服务时长以积分的形式予以记录,低龄老年人有需要时可兑换限量优质服务或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

下一步,按照政府保基本、社会增供给、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武汉市民政局

                                202571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